全球及中国最新数据追踪
全球疫情概览
截至2023年11月,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7.7亿例,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90万例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过去28天内(2023年10月9日至11月5日),全球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,075,622例,新增死亡病例超过8,615例。
从地区分布来看,欧洲地区在过去28天内报告了最多的新增病例,达到567,000例,占全球总数的52.7%;其次是西太平洋地区,报告了247,000例,占23.0%;美洲地区报告了150,000例,占13.9%,死亡病例方面,欧洲地区同样占比最高,达到3,500例,占全球总数的40.6%;美洲地区报告了2,300例,占26.7%;东南亚地区报告了1,400例,占16.2%。
中国国内疫情最新数据
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每日疫情通报,2023年10月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如下:
- 10月1日:新增确诊病例142例,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2例,本土病例100例
- 10月2日:新增确诊病例156例,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,本土病例108例
- 10月3日:新增确诊病例165例,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1例,本土病例114例
- 10月4日:新增确诊病例178例,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5例,本土病例123例
- 10月5日:新增确诊病例192例,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0例,本土病例132例
- 10月6日:新增确诊病例205例,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5例,本土病例140例
- 10月7日:新增确诊病例220例,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0例,本土病例150例
从地区分布来看,10月份广东省报告的本土病例最多,累计达到356例;其次是四川省,累计报告287例;北京市累计报告215例;上海市累计报告198例;浙江省累计报告176例。
重点地区疫情分析
广东省疫情情况
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,广东省在2023年10月报告了最多的新冠肺炎本土病例,具体到城市层面:
- 广州市:10月累计报告本土病例158例,其中10月15日单日新增达到峰值28例
- 深圳市:10月累计报告本土病例132例,最高单日新增出现在10月20日,达22例
- 佛山市:10月累计报告本土病例46例
- 东莞市:10月累计报告本土病例32例
- 珠海市:10月累计报告本土病例28例
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,目前流行的主要毒株为XBB系列变异株,包括XBB.1.5、XBB.1.16等亚型,这些毒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,但致病性并未明显增强。
北京市疫情监测
北京市作为首都,其疫情防控一直备受关注,2023年10月北京市疫情数据显示:
- 10月1日至31日,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15例
- 其中朝阳区报告最多,达68例,占全市总数的31.6%
- 海淀区报告42例,占19.5%
- 丰台区报告35例,占16.3%
- 西城区报告28例,占13.0%
- 东城区报告22例,占10.2%
- 其他区合计报告20例,占9.3%
北京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,目前北京市流行的新冠病毒主要为XBB系列变异株,占比超过90%,其中XBB.1.5约占45%,XBB.1.16约占30%,XBB.1.9.1约占15%,其他XBB亚型合计约占10%。
全球主要国家疫情数据
美国疫情现状
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(CDC)最新数据:
- 截至2023年11月第一周,美国过去7天平均每日新增住院病例为3,256例
- 过去7天平均每日新增死亡病例约153例
- 目前流行的主要毒株为XBB.1.5(约占27.2%)、XBB.1.16(约占21.8%)、XBB.2.3(约占15.6%)和XBB.1.9.1(约占12.4%)
- 截至2023年10月底,美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.03亿例,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12万例
欧洲地区疫情
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ECDC)发布的疫情周报显示:
- 2023年第43周(10月23日-29日),欧盟/欧洲经济区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约125,000例
- 新增死亡病例约580例
- 住院率最高的国家包括法国(每10万人6.3例)、意大利(每10万人5.8例)和德国(每10万人5.2例)
- 英国在10月份报告了约45,000例新增确诊病例,平均每日新增约1,500例
东南亚地区疫情
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区域办公室数据显示:
- 印度在2023年10月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约12,000例,新增死亡病例约50例
- 印度尼西亚10月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约8,500例,新增死亡病例约60例
- 泰国10月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约7,200例,新增死亡病例约45例
- 马来西亚10月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约5,800例,新增死亡病例约30例
变异株监测情况
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(GISAID)最新统计显示,截至2023年11月初:
- 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全球绝对优势毒株,占比达98.7%
- 其中XBB.1.5占比约35.2%,XBB.1.16占比约28.6%,XBB.1.9.1占比约15.3%,XBB.2.3占比约12.4%
- BA.5及其亚型占比已降至不足0.5%
- 新出现的BA.2.86变异株目前占比约0.3%,但需要密切关注其发展
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,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仍以XBB系列变异株为主,未发现传播力、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强的新变异株。
疫苗接种进展
根据Our World in Data统计:
- 截至2023年10月底,全球已接种超过135亿剂新冠疫苗
- 全球完全接种率(完成基础免疫)约为67.2%
- 加强针接种率约为32.5%
- 中国已接种超过34.9亿剂次疫苗,全程接种率超过90%
- 美国完全接种率为69.3%,加强针接种率为17.8%
- 欧盟完全接种率为75.1%,加强针接种率为51.3%
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高风险人群(如60岁以上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者、医务人员等)应在完成基础免疫后6-12个月内接种加强针,以维持足够的免疫保护。
疫情防控建议
基于当前疫情形势,公共卫生专家建议:
-
高风险人群防护:60岁以上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者、免疫力低下人群等应做好个人防护,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,及时接种疫苗加强针。
-
症状监测: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时,应及时进行抗原检测,确诊后居家休息,减少与他人接触。
-
场所通风:室内场所应保持良好通风,减少病毒在密闭空间传播的风险。
-
手卫生:勤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,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。
-
疫苗接种: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,特别是针对XBB变异株的更新版疫苗。
多位流行病学专家预测,新冠病毒可能会像流感一样长期与人类共存,呈现季节性流行特点,随着人群免疫背景的增强和病毒毒力的减弱,新冠肺炎可能逐渐转变为一种主要影响高危人群的呼吸道传染病,仍需警惕可能出现的新型变异株,持续加强病毒变异监测和疫苗研发工作。
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强调:"虽然新冠疫情全球卫生紧急状态已经结束,但新冠病毒并未消失,各国应保持警惕,维持基本的监测、检测和医疗应对能力,同时继续推进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