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南同城资讯网

社区抗击新冠疫情纪实,社区抗击新冠疫情纪实报道

社区抗击新冠疫情纪实

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以来,给全球各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,承担着重要的责任,本文将以某社区为例,详细记录其在疫情期间的防控措施、患者数据变化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,展现基层抗疫的艰辛与成效。

社区抗击新冠疫情纪实,社区抗击新冠疫情纪实报道-图1

社区基本情况

XX社区位于某省会城市中心区域,辖区面积2.3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约1.2万人,流动人口约3000人,社区内有住宅小区8个,商业综合体2个,学校1所,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混合型社区。

疫情初期防控措施(2020年1月-3月)

2020年1月23日,该社区所在城市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社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成立了由社区书记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排查组、宣传组、保障组和应急组四个工作组。

具体防控措施包括:

  1. 全面排查:对社区内所有住户进行地毯式排查,重点排查武汉及周边地区返城人员,截至2020年1月31日,共排查出武汉返城人员28人,密切接触者63人。
  2. 封闭管理:对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,只保留一个出入口,设置24小时值守点,进出人员需测量体温并登记,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。
  3. 居家隔离: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实行14天居家隔离,社区工作人员每日两次上门测量体温并记录,隔离期间,社区提供代购生活必需品、处理垃圾等服务。
  4. 环境消杀:每日对社区公共区域进行两次全面消杀,重点对电梯、楼道、垃圾站等区域加强消毒。

疫情期间患者数据变化

根据该社区所在区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,我们选取了2022年3月至5月这一波疫情中的详细数据进行展示:

2022年3月疫情数据

  • 3月1日-3月7日:新增确诊病例0例,无症状感染者2例
  • 3月8日-3月14日:新增确诊病例1例,无症状感染者5例
  • 3月15日-3月21日:新增确诊病例3例,无症状感染者12例
  • 3月22日-3月31日:新增确诊病例8例,无症状感染者24例

3月累计:确诊病例12例,无症状感染者43例

2022年4月疫情数据

  • 4月1日-4月7日:新增确诊病例15例,无症状感染者37例
  • 4月8日-4月14日:新增确诊病例28例,无症状感染者65例
  • 4月15日-4月21日:新增确诊病例42例,无症状感染者89例
  • 4月22日-4月30日:新增确诊病例31例,无症状感染者76例

4月累计:确诊病例116例,无症状感染者267例

2022年5月疫情数据

  • 5月1日-5月7日:新增确诊病例19例,无症状感染者43例
  • 5月8日-5月14日:新增确诊病例8例,无症状感染者21例
  • 5月15日-5月21日:新增确诊病例3例,无症状感染者7例
  • 5月22日-5月31日:新增确诊病例1例,无症状感染者2例

5月累计:确诊病例31例,无症状感染者73例

从数据可以看出,这波疫情在4月达到高峰,5月开始明显回落,社区采取的防控措施在遏制疫情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社区抗疫工作亮点

精准防控体系

社区建立了"社区-小区-楼栋-单元"四级防控网络,将1.2万常住人口划分为56个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和2名志愿者,通过这种精细化管理,能够快速定位疫情风险点,实现精准防控。

信息化手段应用

社区开发了"疫情防控小程序",居民可通过小程序申报健康状况、预约核酸检测、反映问题等,截至2022年5月,小程序注册用户达9568人,累计处理各类问题诉求1235件。

物资保障机制

社区建立了"1+8"物资保障体系,即1个社区物资储备中心,8个小区物资分发点,疫情期间累计发放口罩12.5万只、消毒液2.3吨、体温计856支,保障了居民基本防疫需求。

特殊群体关怀

对社区内126名独居老人、23名孕产妇、15名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建立专门台账,提供"一对一"服务,累计为这些群体上门送药247次,代购生活物资586次。

疫苗接种情况

截至2022年12月,该社区疫苗接种数据如下:

  • 18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接种率:98.7%
  • 18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:97.2%
  • 6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接种率:95.6%
  • 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:93.8%
  • 3-17岁人群第一剂接种率:96.4%
  • 3-17岁人群全程接种率:94.2%

社区通过设立固定接种点、流动接种车、上门接种等多种方式,确保疫苗接种"应接尽接",为构建免疫屏障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抗疫中的感人故事

在长达三年的抗疫斗争中,社区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:

坚守岗位的社区书记 李书记从疫情开始就住在办公室,连续工作50多天没回家,期间母亲生病住院,他只能通过视频问候,他说:"我是党员,这个时候我必须带头。"

志愿者夫妻档 张先生和王女士是一对退休教师,主动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,两人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,负责为隔离居民送物资、收集垃圾,他们说:"能为大家做点事,我们很开心。"

爱心商家 社区内的超市老板刘先生,疫情期间坚持平价销售,还为困难家庭免费提供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,累计捐赠物资价值3万多元。

经验总结与反思

通过三年抗疫实践,该社区总结出以下经验:

  1. 党建引领是关键:社区党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党员冲锋在前,带动广大群众共同抗疫。
  2. 群众参与是基础:发动居民自治,组建志愿者队伍,形成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。
  3. 科学防控是根本:根据疫情发展变化,及时调整防控策略,既不放松也不过度。
  4. 民生保障是底线:在严格防控的同时,千方百计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,维护社会稳定。

抗疫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,如初期应急物资储备不足、部分居民配合度不高等问题,这些都为今后的社区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
XX社区的抗疫历程是中国千千万万社区抗疫的缩影,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,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和广大居民团结一心,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,他们的付出和牺牲,将永远铭刻在社区发展的历史中。

当前,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,但社区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将长期存在,XX社区将继续总结经验,完善机制,为居民创造更加安全、健康的生活环境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